池塘養魚 “八字精養法”,首要的要素就是“水”,水是魚的基本生活條件,是池塘養魚的物質基礎。一切養魚技術措施,都是根據“水”的具體條件來確定的。在實際養殖中也是這樣,把全年的水調控好了,才能真正達到高產,全年的效益才會有保障。4月是每年養殖的起點,不應該讓自己池塘水質輸在起點線。
4月氣溫,水溫開始回升,越冬的魚體質差,細菌和寄生蟲卵開始爆發,再加上4月很多養殖戶開始加大投喂魚料,如果忽略水質和魚體質的管理,容易導致細菌和寄生蟲感染魚體,引發魚病,造成魚大量死亡。如黃顙魚爛皮病、青草魚爛鰓病、赤皮、腸炎病等。
4月池塘水質管理重點在于加強水質調控,及時投料施肥
一是加注新水,加注新水不但能補充池塘水量,增加水中溶氧,稀釋有害物質,改善水質環境,一般是在水體溫度達到10℃左右開始加注新水,加水可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,每次加入500px左右,每隔7-10天加入1次。如果過冬水質太差,可以先放水再加水。
二是水質調節,要及時檢測水質,若發現水質酸敗,可使用生石灰化漿后全池潑灑進行調節,每畝用量10 kg。若發現水體PH過高,可使用磷肥或醋酸進行調節。另外,還可根據水質的肥瘦合理使用生物肥或有機肥進行調節。一般情況下,要保持魚塘水質有30-1000px的透明度。在施肥后4天左右,浮游植物將達到最高峰,施肥后7天左右,浮游動物達到最高峰,此時更要注意檢查水質環境,采取必要的調節措施。